【均線真正意義】
均線全名叫做移動平均線,用的是收盤價在一段時間的平均值計算。然而,技術分析兩大重點,第一是成本,第二是買賣的多空力量。均線用來判斷的就是一個時期的平均成本。
有人說,光用收盤價並不代表真正的平均成本,這話一點都沒有錯,如果要計算真正的平均成本很簡單,每個價位的每一張股票通通加起來,再平均一定可以,可是這樣做卻不實際,等你慢慢全部加完行情又過了,得要重新再加一遍。所以均線代表著這段時間內的均價也就夠了,也因為無法精算哪些是實買盤、哪些又是浮動籌碼,哪些已經當沖掉,哪些又是留倉。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資金未來的意圖。
均線的計算簡單,運用的方式源自於均線上揚代表多頭走勢,價格在均線之上表示中期來說持有者是獲利中的,相對的均線下彎代表的是空頭走勢,目前的價格中期持有者是虧損的。
【接下來才是重點】
中期以來的持有者是賺錢或者是虧損,代表的意義是未來如果要進行價格的攻擊或者股價的推升時,上方是否有中期的套牢賣壓?這段時間套牢的賣壓,攻擊買盤有沒有意願用錢去化解?
這個問題,K線可以解決三分之二,那是只看價,還沒完全涵蓋平均成本,均線幫忙解決平均成本的問題。
再來就是未來演變,也就是眼前均線上揚,但是會不會很快地就下彎?現在是下彎中,未來在哪個時間會彎上去?關鍵時間點又在哪?這就是扣抵位置。
如果沒有計算扣抵,看均線就不具備意義。
最後,扣抵計算的關鍵時刻是長紅還是長黑,決定了中期資金的真正意圖,去年11/6當日走勢,扣抵開始往下,季線正在上揚,卻出現長黑以及夜星棄嬰轉折,趨勢就在當日扭轉,這才是學習季線的真正意義與用法。
以上是季線的意義,但是月均線與週均線計算方法相同,使用意義略有差別。週線代表的是一週的攻擊心態、月線代表的是資金的作價意願,相對於季線,週線與月線是更容易操縱角度,但是季線是根本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